商学院举行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安全工作会议
为引导青年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智赋能乡村振兴,7月9日上午,商学院于学院119报告厅举行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暨安全工作会议。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教授侯明利、团委书记郭琛昊、全体实践团队队员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主持人对参加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进行介绍,随后,各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发言。“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实践调研团代表曹仕霖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提醒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磨砺品格。“校企携手—新媒体时代下结合青年力量与电子商务的新型模式探研” 团队代表牛惠民呼吁同学们以实践为熔炉,践行奉献精神,发挥专业优势,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领导老师对同学们提出期许和要求,并针对安全工作进行相关安排。郭琛昊指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商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院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体现。各团队成员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掌握实地调研的技巧与方法,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汗水书写青春。最后,全体成员于求是中楼前合影留念。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此次会议的顺利进行,明确了“三下乡”实践项目的目标及内容,确保了实践教育的高效推进和活动的规范管理,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商学院 吴双 岳莹莹/文 仇佳梦/图)
赤足寻遗迹,赓续革命情——商学院红色主题研学调研团赴新乡市红色教育基地与革命旧址开展调研活动
“今天,我们缅怀纪念这一段历史,追念革命先烈和前辈的丰功伟绩,纪念中华民族团结奋起御侮的峥嵘战斗岁月。”7月10日,商学院红色主题研学调研团赴新乡市红色教育基地与革命旧址开展调研活动。
炎炎盛夏,踏着晨光,背上行囊,调研团沿着“青年洞-小店河村-杨贵故居-太行八路军解放纪念馆”红色研学路线寻访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哗~哗~”潺潺流水声传来,吸引着实践团队前去探寻,陡峭的岩壁、汩汩流水诉说着“革命先锋”吴金印的治水功绩,石碑上的雕刻记录着吴金印同志如何带领民众凿透三个山洞、筑起八十五条大坝、修建两千多亩水浇田,让师生全面了解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穿过古朴的村道,聆听夏日的蝉鸣,实践团队好像穿越回咸丰九年的小店河村,从练武场、银库大院、办公室、器械室等旧址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村民们淳朴的笑容和热情的接待,亦体现出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村支部成员讲解道:“在这里,您可以看到革命时期的指挥所、兵工厂旧址,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那段光辉岁月。”
随后,调研团成员满怀崇敬之情,深入杨贵故居,瞻仰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的生活和工作场所。与此同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步入太行八路军抗战展览馆,聆听一个个革命故事,重温一个个红色记忆。一份份详实的史料、一件件珍贵的历史遗物再现了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和辉煌战绩。团队成员张文静感悟道:“这些红色的历史、红色的血脉、红色的基因传递出的思想和力量,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红色记忆和精神丰碑。”
寻访红色基地,深研革命历史。调研团在认真求学中落实一条全面系统的红色研学路线,在实践拓展中筑牢青春信仰。今后,商学院将继续探索红色研学实践路线,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商学院 岳莹莹/文 吕小佳/图)
涵养青年品格,赋能乡村振兴——商学院助力农户可持续发展实践调研团队赴封丘县李庄镇调研
“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现在来到了。”7月9日,商学院“涵养‘能吃苦’品格,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践调研团赴封丘县李庄镇走访调研。
走进村庄,阳光洒在焕然一新、平整宽阔的村道上,金黄色的光辉与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交相辉映,那是一种从心底绽放出的灿烂。村中的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处处彰显着乡村发展的新气象。近年来,封丘县李庄镇依托黄河滩区搬迁项目推进招商引资、进行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经济社会与脱贫致富有了显著发展。
烈日当空,尽管天气炎热,但调研队伍的热情却丝毫未减,队员们满怀激情地前往各村庄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实践团队有针对性地向村民们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深入基层、走访村民、倾听民声的方式成功收集到关于当地民情的宝贵信息。在镇政府调查会上,基层领导自豪地汇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镇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兴盛,展现出一幅日新月异的美丽画卷。”填写调查问卷时,村民们由衷地表达:“我们真心感谢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实施,它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脱贫致富机会,让我们的生活焕发出新的希望与光彩。”
走访过程中,李庄镇人民展现出的热情洋溢及难能可贵的淳朴,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弦,这份真挚的情感不仅温暖了人心,也更加坚定了调研团员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与信念。团队成员李泽冉表示:“与村民交流中,我深感其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这些真挚情感激发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今后,我将以实践所学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调研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不仅有利于学院学子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也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青春动力,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商学院 吴梦豫 岳莹莹/文 李泽冉/图)
洞鉴精神,青衿寻真——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赴青年洞实地调研
“炎黄子孙之楷模,雄秀太行之丰碑,改写山河之神笔,天赋为民之仆性。”7月11日,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赴狮豹头乡青年洞实地调研。
早晨薄雾茫茫,群山时隐时现,溪水潺潺流动,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爬,镌刻于太行山的“太行公仆吴金印”七个大字映入眼帘,不禁让同学们驻足瞻仰,仰望缅怀那位伟大的“革命先锋”吴金印同志。一块块石碑上记录着吴金印同志带领村民们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艰辛历程,一句句言语展现出村民对吴金印同志的感激之恩和缅怀之情。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纷纷记录,将吴金印同志的光辉功绩牢记于心,铭记吴金印同志“人不离农村,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的铮铮誓言。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团队成员纷纷敬佩吴金印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奉献精神,团队成员李温康感慨到“这次调研让我切身感受到吴金印同志用一钎子一锤子创造出了一条生路,使一穷二白的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亦应学之行之,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
据悉,此次“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实地调研活动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依托家乡红色资源,引领学生学习扎根基层、为民造福的公仆本色,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勇于开拓、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商学院也将进一步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商学院 岳莹莹 邢诗源/文 吕小佳/图)
轻解防骗锦囊,守护夕阳时光——商学院开展老年群体防诈骗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老大爷,近几年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经常发生,你们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啊!”7月10日上午,商学院“爱在夕阳,情暖人间”调研团队走进夕阳居养老服务中心,向老年人普及防诈骗知识。
走进养老院,映入眼帘的是青年志愿者手拿防诈骗宣传手册认真宣讲、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下载和使用国家反诈APP的温馨画面。针对老年群体辨别能力弱、防诈骗知识不足等特点,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真实诈骗案例等方式,向老人们详细讲解“养老养生服务”“代办社保“养老理财”常见诈骗手段,提醒老人们提防以“亲情关怀”之名实施的AI诈骗犯罪,保持头脑清醒,提高警惕,并向他们普及遭遇诈骗时的处理方法和补救措施,警醒老年人们不要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一定要记住“四不”,即“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接着,志愿者播放相关防诈视频,提醒老人们当遇到可疑情况或威胁恐吓时,一定要及时询问家人、子女或公安机关,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随着讲解的深入,老人们纷纷点头赞同,并表示受益匪浅。“真是没想到现在的诈骗手段这么狡猾,多亏了这群热心的孩子们,以后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不再让骗子有机可乘。”王奶奶感叹到。
此次老年群体防诈骗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了夕阳居养老服务中心老年群体的识骗能力与防骗警觉性,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养老反诈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实际行动筑牢老年人财产安全的防线,为广大老年人构建安全和谐的养老环境。
(商学院 李叶彤 岳莹莹/文 仇佳梦/图 )
访故居忆初心,慰先烈强党性——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前往杨贵故居参观学习
“杨贵书记从小就在这个小院长大,门前的这条引水渠,就是红旗渠的设计灵感来源。”7月12日,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前往杨贵故居参观学习。
巍巍太行,承载了林州几代人的梦想;滔滔渠水,流淌着林州百万人的精神。在七月似火的骄阳下,一支满怀热忱的实践调研团,迈着坚毅有力的步伐,踏入杨贵故居,去探寻那段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历史,追寻那份亘古不变的红色精神。步入故居,青砖白瓦,古朴庄重,每一处细节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一张张泛黄老旧的文案报纸、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文物述说着杨贵同志为人民事业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璀璨一生。随后,领队老师郭琛昊带领团队成员认真学习革命年代杨贵同志修建红旗渠的光辉事迹。他介绍道:“杨贵书记是一位执著的共产党人,带领林州人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间开辟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渠道,让‘天河’永远定格在太行山巅,成为一座时代的不朽丰碑和一曲淬火锤炼的民族精魂。希望同学们学习传承杨贵书记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担当的气魄和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信念,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改造自然”的丰碑,更是一面永恒的旗帜。踏寻红色足迹,同学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团队成员李温康感悟道:“目睹杨贵书记故居,我愈发深刻地体悟到了前辈们的艰辛付出,也更加明晰了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定会传承和弘扬杨贵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此次调研活动引领团队成员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内涵,牢记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绵延不断的红色基因。下一步,实践团队将继续探索红色文化底蕴,挖掘红色资源,扎实有效推动红色主题研学路线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商学院 岳莹莹 曹仕霖/文 吕小佳/图)
锤炼青年品德,智绘乡村新篇——商学院“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可持续发展”实践调研团赴封丘县荆隆宫乡、陈桥镇调研
“乡村振兴号角响,青年实践显担当;知识助力农户兴,青春共筑乡村梦。”7月10日至11日,商学院“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可持续发展”实践调研团赴封丘县荆隆宫乡、陈桥镇走访调研。
在村干部的积极配合与有力带领下,调研团队深入荆隆宫乡、陈桥镇各村,对搬迁户进行了走访调研。走进村庄,一排排新建的房屋错落有致,白墙灰瓦映衬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农户们积极参与村庄的各项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共同绘制着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亲赴搬迁户的新居,与农户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学生们积极向村民发放了300余份调查问卷,广泛覆盖了党员、村干部、普通村民、周边商户及工厂工人等多个群体,确保样本的多样性与调研的高效性。整个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活力,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的深入探索贡献了青春力量。其中,团队成员毛瑞林表示:“我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为学院学子搭建了一个全面了解乡村实际、深刻洞察农户需求的宝贵平台,有利于其在实践中锤炼品德修养,激发智慧火花。今后,学院实践调研团将继续秉承“锤炼青年品德,智绘乡村新篇”的宗旨,深入基层,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添墨增彩。
(商学院 吴梦豫 岳莹莹/文 李泽冉/图)
深耕乡土情怀,振翼助力振兴——商学院“追溯前辈足迹,振翼助兴未来”乡村振兴研学团赴延津县、获嘉县、辉县进行实地调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阳光洒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正在穿梭在阡陌之间,7月10日,商学院“追溯前辈足迹,振翼助兴未来”乡村振兴研学团在学院教授张广根、姜景军的带领下赴新乡市延津县、获嘉县、辉县进行实地调研。
炎炎夏日,空气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调研团队背上行囊,踏上寻访乡村振兴之路的征程首站——获嘉县太山镇。调查团队深入当地享有盛誉的红薯生产基地——紫·玉薯坊,它以其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成为当地绿色农业的标杆。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到从田间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同河南省劳动楷模周新桥畅谈,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随后,调研团队跨越千山万水,深入新乡市延津县马庄乡。在当地政府人员及创业者蒋永梅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在花生地中穿梭,与当地农民一起探讨花生的种植及维护。蒋永梅说道:“他们对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加强的同时,也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充满信心”。村长原太周带领团队人员在当地的抗日根据地、将军楼以及陈毅将军的故居进行参观,在村长绘声绘色的介绍与讲解下,调查队员真切地感受到抗日英雄的坚毅不拔与宁死不屈。最后,调研团队精心策划座谈会,邀请当地政府官员、农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围绕乡村振兴的话题展开讨论。调研团队负责人石田佳一感悟道:“我们将依据本次调研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精心编写全面的报告,并且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深耕乡土情怀,振翼助力振兴。据悉,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能让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脉动,更能为乡村振兴的战略的落地生根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智力支持。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学院力量。
(商学院 陈兆霞 石田佳一/文)
乡贤智慧启航,乡村振兴加速行——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赴延津县马庄乡和冀屯镇调研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7月10日和11日,商学院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结合“三下乡”活动契机,赴新乡市延津县马庄乡和冀屯镇开展实践调研。
炎炎夏日抵挡不住学院学子调研热情。调研团队初次抵达马庄乡,在当地村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进行花生生产基地调研,马庄乡虽然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人才的短缺却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长积极与周边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村里也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鼓励村民们在网上开设店铺,将村里的优质花生销往全国各地,对提高花生的销量与增加村民的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引进新的种植技术,推动花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开发花生深加工产品,如花生油、花生酱等,进一步提升花生的附加值。村长说道:“相信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宋庄乡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随后,调研团队深入冀屯镇,同当地的选调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冀屯镇书记赵化录的光辉事迹。赵书记说道:“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动力,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和知识,积极建设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冀屯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据悉,经过此次调研,让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马庄乡和冀屯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让他们感受到通过科学规划、人才驱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能性。接下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活力。
(商学院 陈兆霞 张耀之/文 张耀之/图)
专精特新领航,创新风采独彰——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赴河南省勤工机器人有限公司实地调研
“看,大家在电视中见到过的工业机器人正在工作。”7月12日,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走进河南省勤工机器人有限公司,切实了解企业现状。
在负责人甘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走进生产车间进行参观,机器人们灵活地穿梭于生产线之间,精准而高效地执行着各项任务,原材料被迅速切割、打磨、组装,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着设定的工艺流程,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精准和效率。随后,甘总在会议室与实践团队畅谈。他深刻剖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系列挑战,包括作业规模受限、高毛利维持难、各异的盈亏平衡考验、市场需求与运营策略间的冲突,以及信息爆炸背景下有效信息筛选与传递的困境。面对挑战,甘总从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供应链管理、深化行业合作及拓展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推动公司稳健前行,展现了领导者的前瞻视野与坚定决心。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出在管理、战略以及市场等方面的疑惑,甘总一一作出详尽而专业的解答。实践调研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慨万千,焦洪威同学感叹道:“深入企业使我切实了解到了如今企业的现状,感受到创新才是大势所趋,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规划。”
此次机器人企业之旅,培养同学们直面科技浪潮、勇于探索未知的实践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企业创新潜能与智造能力,赋能豫地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其在中原大地深耕细作,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商学院 李叶彤 张辉/文 张怡然/图)
探寻太行精神 追溯红色根源——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赴河南太行八路军抗战展览馆实地调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为深入了解八路军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 月 14 日,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前往河南太行八路军抗战展览馆开展实地调研。
初入展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这八个庄严而肃穆的红色大字立刻震撼到每一位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成员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驻足观看,一幅幅古老真实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潸然泪下的文献资料、一件件珍贵沉重的抗战武器以及一幕幕栩栩如生的雕塑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战士们在太行山区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从八路军初入太行,到悲壮的抗日战斗,再到军民鱼水情的感人场景,每一个展示区域都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和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从单薄的军装、简陋的草鞋到落后的步枪大刀中,看见了八路军艰苦凄惨的处境;从平型关大捷到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代表的悲壮事迹,感受了八路军英勇顽强的精神。实践队员们久久伫立,眼眶湿润,真正懂得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团队成员车雅秋表示:“通过本次的参观学习,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先辈们的奉献与牺牲,我们将大力弘扬太行精神,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从赓续红色血脉中激发昂扬斗志,奋发有为走好新的征程。”
此次调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领学生深入实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商学院“寻迹赤路心向党,植根爱国情永扬”红色主题研学路线调研团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凝聚起共同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商学院 岳莹莹 单志正/文 张文静/图)
电商培训赋新能,逐梦青春谱新篇——商学院“青春‘链’电商潮,智慧引领新篇章”实践调研团接受桃乐兹企业线下培训
直播经济作为直播与营销两种业态相融合的产物,俨然成为近年来热议的风口,“万物可直播、人人能带货”的发展趋势愈发凸显。7月11日,商学院“青春‘链’电商潮,智慧引领新篇章”实践调研团结合“三下乡”活动契机,特邀桃乐兹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电商直播技能培训。
会议伊始,桃乐兹企业法人代表孟莹以提问的形式开门见山,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学电商知识,一一举手回答所提问题,成员们积极热烈的回应使培训会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着,孟总围绕电商直播的概念、背景以及发展历程详细讲解,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机直播基本流程、剪映软件应用、视频文本制作等电商知识,并以“实践+互动”的培训模式手把手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教学。同学们聚精会神,时而奋笔疾书记录要点,时而举手同孟总交流互动,并亲身实践所学内容,对桃乐兹产品进行创意拍摄剪辑,结合企业产品初步构思电商直播的发展模式,现场充斥着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
团队成员对本次电商直播培训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纷纷表示收获了不少的干货。其中,团队成员牛惠民表示:“这次的培训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理论培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亲身体验了如何利用电商平台推广产品,这无疑让我们对电商在传统行业转型方面发挥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加激发了我们对这方面的学习热情。”
本次培训活动,将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交流互动相结合,有助于团队成员深入了解电商直播领域的实用技能,培养学生电商专业素养和直播职业技能。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在电商直播领域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助力电商新模式转型升级,赋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商学院 杨卓霏 牛惠民/文 牛惠民/图)
寻根唐公山,传承金印志——“寻访新乡先进群体实践调研团”开展线下调研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深入学习吴金印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发需学院学子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月9日,澳门永利yl6776商学院“先进群体鉴党史,前辈精神代代传”寻访新乡先进群体实践调研团走进卫辉市唐庄镇开展线下调研。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深入唐庄镇西部,实地考察穗华心唐庄基地一一唐公山荒山修复工程,了解吴金印书记先进事迹,感悟书记奉献精神。调研团成员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尽记录,亲眼见证昔日荒芜之地蜕变为如今绿意盎然的良田。通过与当地管理层的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吴书记无私奉献的背后故事与智慧。
为更全面地了解项目影响与民众反馈,团队成员深入村落,寻访各家各户,与村民亲切交谈,倾听人民群众对吴金印书记的感激之情。群众们纷纷表示,吴金印书记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他们心中的好书记、真公仆。在一声声称赞中,调研团成员深切感受到吴金印书记的崇高精神。团队成员刘炫佳说“新时代青年学子要以吴金印书记为榜样,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本次线下调研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发扬榜样力量,深植公仆精神,鼓励同学们践行先人遗志,扎根于基层,服务于人民,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将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同求真务实的实践态度相结合,让青春在基层建设中迸发出夺目光彩,奏响慷慨激昂的时代凯歌。
(商学院 吴双 刘炫佳/文 李祎范 古姝怡/图)
情系桑榆寄温情,互助相携赴大同——商学院“银发无忧青孝团”开展时间银行养老新模式调研活动
“时间花开厚德五陵,春风化雨方有秋实。千年古槐诉说时代变迁,丘台寺钟声敲响未来祈愿。”7月12日,商学院“银发无忧青孝团”赴凤泉区五陵村开展时间银行养老新模式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五陵时间银行服务中心,以问答形式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采访,询问项目内容及创始人党委书记陈红玉同志的事迹。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表示热烈欢迎,详细阐述了项目实施具体过程及成效,并帮助项目成员了解了时间银行正能量积分管理制度。她表示:“时间银行作为创造性的养老新模式,未来将长期与政府和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并以点及面推广普及,更好地造福老年群体。”
随后,团队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参观时间银行项目建设成果,学习五陵精神文化,并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走访各家各户,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团队成员了解了村民对时间银行的认识程度和看法感受,并同村民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倾听互助故事,体会浓浓真情。在感悟项目带来的益处之余,团队成员还针对时间银行项目不具有普适性、时间货币价值衡量标准模糊等弊端展开探讨,指出在项目推广普及过程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对此,团队成员李曼感叹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走近老年群体,我们才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完善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化、精准化的养老模式。”
据悉,五陵村时间银行项目是在党的引领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造性实践,它的探索为解决新时代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矛盾开辟了新路径,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社会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同时,“银发无忧青孝团”将持续对河南、河北等各地区时间银行项目发展现状进行进一步调研访问,为提升广大老年人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贡献青春力量,谱写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时代华章。
(商学院 徐毓怡 岳莹莹/文 赵芮可/图)
深耕民主土壤,助力乡村振兴——“追溯前辈足迹,振兴乡村未来”调研团赴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展览馆调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为深入研究冀屯镇乡村振兴战略”,7月13日,商学院“追溯前辈足迹,振兴乡村未来”调研团队赴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镇开展实地调研。
“把职务当官位,越干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这是冀屯镇党委书记冀赵化录的朴实话语。赵化录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已有二十六年,他坚持扎根乡镇,带领村民打造冀屯镇特色文化品牌,引领乡村振兴。在选调生王雅晖的带领下,调研团成员初次抵达冀屯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展览馆主要由共有序厅、争取民主展厅、建设民主展厅、发展民主展厅、完善民主展厅五个展厅组成。展览馆里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一串串数字,是讲好乡村民主故事,学习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基层阵地和红色课堂,更有助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更加深入民心,凝聚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随后,调研团队同王雅晖同志进行座谈交流,讨论当前乡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乡村治理的问题,为调研团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团队负责人石田佳一说道:“毕业之后也想要到基层去,用自己所学扎根乡镇为人民服务!”
据悉,此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调研团领略到冀屯镇在乡村振兴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成就,也激励青年学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接下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商学院 陈兆霞 金婉玲/文 金婉玲 苑怡菲/图)
访聚百强乡镇,擎画振兴蓝图——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调研团开展线下实地调研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弘扬黄河生态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7月13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三下乡调研团在河南省各地开展线下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来到河南省信阳市,走进田间地头,以走访调查形式同村民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了解黄河故事,感受黄河精神文化。随后,实践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了村民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态度和看法,并积极宣传普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知识,帮助村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村民纷纷表示将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生存沃土和精神家园,为母亲河繁荣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为进一步了解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实践成果和目标规划,调研团对乡镇负责人进行了采访记录。负责人指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随后,团队成员同负责人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共同守护美丽黄河、助力乡村振兴。对此,调研团成员张梦涵感慨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建设美丽黄河应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将继续投身于黄河事业,为黄河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据悉,此次调研活动是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益实践,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构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格局。今后,商学院将持续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产业发展新路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让绿色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着力将黄河打造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共护生命之源,共绘时代新篇。
(商学院 徐毓怡 张梦涵/文 余翠/图)
“专精”筑梦,“创新”致远——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赴河南核工旭东电器有限公司实地调研
“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有坐冷板凳的毅力。”7月13日下午,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走进河南核工旭东电器有限公司,聆听企业数字化之路。
拉开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场关于数智化项目成就的精彩介绍,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向团队成员展示了企业近年来在数智化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智能制造车间的精准生产到供应链管理的无缝对接,从大数据分析驱动的决策优化到AI辅助的客户服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企业指明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助力企业赢得先机。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成果,会议还特别安排了工位参观环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深入企业内部,参观了个个关键工位,亲眼见证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企业运营全链条的每一个细节,认识到技术革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率飞跃与模式创新,为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之路增添了生动注脚。
在互动环节,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企业数智化转型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各项问题,企业高层们认真回答,主动分享了自身在转型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项目负责人焦洪威同学感叹道:“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浪潮下企业发展的新生态,确信创新驱动是引领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同学们直观感受数智化技术如何重塑企业运营,深刻理解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为区域数智化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推动其在更广袤的市场土壤中深根固本,携手共创数智经济新篇章。
(商学院 李叶彤 张辉/文 张怡然/图)
匠心独运,创新引领——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赴新乡市恒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调研
“我们希望企业员工有目标,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有意义。”7月13日,商学院“‘豫’见创新,‘商’助企航”实践调研团队走进新乡市恒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切实了解企业现状。
企业负责人对调研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带领成员们参观公司并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与企业文化,阐明了“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的发展理念。随后,调研团参观调研了高技术无菌车间,通过采访工作人员的方式,团队成员了解到无菌车间建设与管理工程是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之举措,也是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企业负责人表示,文化和科技是大势所趋,未来企业将继续“两手抓”,双轮趋动共促企业繁荣.
公司高层负责人向调研团阐述了市场需求疲软、技术人才匮乏、数智化进程滞后等当前企业面临的诸多困境。调研团同公司负责人共同探讨企业问题,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并就“科技兴企、科技强企”达成共识,提出实现校企联合、精准对接人才供需、大刀阔斧改革企业僵化制度以鼓励创新等创造性举措,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其中,团队成员张冉感慨道:“恒星公司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敢于破旧立新的实干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也应向企业学习,勇担时代使命,为国家创新事业做出贡献。”
此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调研团深入了解专精特新企业攻坚克难的顽强决心、同舟共济的坚守故事与力学笃行的进取精神,也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引擎,国之利器的重要性,激励同学们点燃创新之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奋楫扬帆,永攀高峰。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加强综合性高素质新商科人才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合作共赢。
(商学院 李叶彤 张辉/文 张怡然/图)
夯民生之基,绘振兴长卷——商学院“聚焦社会治理,实施‘青砺基层’”实践调研团赴新乡市封丘县走访调研
为考察乡村振兴成效,理解新时期农户的生计状况,构建农户生计力恢复指标体系,7月11日至18日,商学院“聚焦社会治理,实施‘青砺基层’”实践调研团赴新乡市封丘县走访调研。
实践调研团深入封丘县应举村应举镇等地,聚焦民生热点,综合采用访谈、实地调研、亲身体验、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考察等科学方法,精准把握脱贫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解决情况,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调研期间,团队师生围绕国家政策扶持、乡村振兴战略、村民土地流转与收入情况等方面与村干部展开探讨。了解村镇基本情况后,团队成员深入村落,走访各家各户,在与村民的亲切交流中,了解乡村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农户生计恢复力状况。经团队成员了解,村庄基础设施、公共医疗、农业政策等方面基本完善,村民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但是依旧存在着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人才流失等情况。一位村民感慨道:“现在生活好了,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我们能吃饱穿暖,娃娃们也有学上,已经很知足咯。”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切实的行动投入调研活动,认真记录农户个体微观数据,聆听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体会农村新发展、新面貌。团队成员付羽彤表示:“此次调研之行,我不仅仅洞察到乡村变迁,更领悟当代青年学子肩上之责任深重。我将以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以我所学所思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实地调研见真章,共绘乡村新篇章。据悉,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对农村发展现状、农户生机恢复力影响因素等问题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调研团队将持续关注此类问题,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 吴双 岳莹莹/文 吴双/图)
商海实战铸新才,智慧扬帆启新篇——商学院“青春‘链’动电商潮,智慧引领新篇章”实践调研团开展电商直播实战调研
为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助力校企电商成长,7月17日至18日,商学院“青春‘链’动电商潮,智慧引领新篇章”实践调研团在实训楼开展电商直播实战调研,在电商直播中绽放青春活力。
活动伊始,同学们结合前期所学的电商直播技能知识,了解需要展示产品相关的一些知识,并悉心准备直播介绍的话术,现场的氛围激动而又紧张。“我们公司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灵感来源于生活实际,采用eva材质,主打贴心实用,鞋垫舒适贴脚、划算耐用,心动的朋友们赶紧下单吧!”直播间里,同学们手中拿着提前准备好的产品样品,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笑容,面向镜头侃侃而谈,一串串流利的字句彰显出同学们热情的营业态度与专业的知识素养。团队成员王永和表示:“第一次的直播实战运营并不是很成熟,但是我们在不断地学习进步,每一次的实践展示都是对我们经验的一次积累。我们也从一次次直播经历中收获了信心,相信我们会带着这份经验与信心,在未来的学业与工作中绽放青春色彩。”
本次实践活动,极大增强了同学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将日常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有助于团队成员深入了解电商直播领域的实用技能。接下来,我院将以此次实战运营调研为契机,持续开展电商相关的实践活动,切实将商院学子培育成为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商科人才。
(商学院 杨卓霏 牛惠民/文 牛惠民/图)
黄河生态向“新”行,新质生产助万民——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调研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因地制宜,以‘新’为进。新时代,新发展,新目标。”为推动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7月15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在河南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团队成员首先以各年龄阶段、不同领域及不同职位的社会人群为调查对象开展线下问卷调查,并进行面对面交流采访。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针对项目内容较为创新、群众基础薄弱、调查对象年龄跨度较大等真实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团队成员谢岳鑫表示:“大部分群众对于我们的调查内容和新质生产力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我根据调查者的学历水平和年龄对问题进行了简化,并有选择性地进行询问。”一份问卷的填写,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采访,在村民心中种下了一颗“新质生产力”的种子,为“新质生产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高质发展”贡献了一份群众力量。
走访调查结束后,调研团召开总结会议,对调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推动黄河治理的方法路径,为助力黄河永续发展建言献策。团队成员余翠提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必须要将创新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引,以生态保护为底,双管齐下共同推动发展。而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为黄河流域的生态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青春在扎根基层的奋斗实践中书写壮丽篇章。”
据悉,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践,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黄河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此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同学们发扬创新精神,深植环保理念,为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繁荣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商学院 徐毓怡 王予婷/文 余翠/图)
向“新”而行,“质”焕新生——商学院开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为更好了解黄河流域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新质生产力对黄河流域发展的推动作用,7月16日,商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三下乡团队成员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深入探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团队成员通过召开线上会议汇报阶段性进展,对近期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科学评估,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采访工作保质提效做出充分准备。随后,因队成员深入当地农村,与村民闲话家常,亲切交谈,聆听村民心声,切实了解村民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看法。村民对调研团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赞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表示今后一定会牢牢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让黄河流域越来越好,将黄河故事代代相传。
通过分析采访结果,团队成员发现部分村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仍存在偏差,对黄河流域绿色发展路径的认同度依旧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团队成员方广婷提出建议,她表示:“我们要继续加强新质生产力赋能黄河流域项目的宣传力度,并积极与当地社区合作,以设计宣传标语、发放宣传传单等方式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实现人人应知应会,人人躬亲践行。”
此次调研活动为进一步探索黄河流域生产力发展新路径扫除了障碍,展现出良好开端,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今后,商学院将继续组织相关调研活动,鼓励青年大学生承担起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责无旁贷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奋力开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商学院 徐毓怡 方广婷/文 朱悦彤/图)